南京凰樱化工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  |  English

服务支持

service

首页 服务支持 产品应用

服务支持

首页 服务支持 产品应用
销售热线

全国服务热线:

150 5054 4728

【HYZnO N-15 水溶性奈米氧化锌】 对石斑鱼苗培育之 NNV 疾病管理与预防
【HYZnO N-15 水溶性奈米氧化锌】 对石斑鱼苗培育之 NNV 疾病管理与预防

一、背景与现况

台湾曾长期稳居全球 80% 石斑鱼苗市场供应中心,却因脑神经坏死病毒(Nervous Necrosis Virus, NNV)大规模爆发,导致鱼苗存活率骤降至不足 10%,成鱼育成期死亡率更高达 60–80%。近年甚至连九孔养殖业亦受未知病原侵袭,重蹈覆辙。根本原因多源自传统密集养殖与欠缺安全生产管理:

  • 密集养殖:高密度放养与排泄物累积,易造成鱼体压力上升、免疫力下降。
  • 抗生素滥用:病害爆发时过度使用抗生素,引发抗药性细菌(超级细菌)滋生,且残留在鱼体中,危害环境与消费安全。
  • 环境恶化:病害频发后,饲养户不得不加大药剂使用,进一步破坏生态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产业式微。

现代水产养殖应以「安全生产、预防为主、精致管理」为核心,透过科技辅助,监控水质与病原,推动隔离式养殖与环境友善的生产方式,以维持高质量、有履历的石斑鱼供应,并确保产业永续发展。


二、主要病毒病原概述

2.1 脑神经坏死病毒(NNV

  • 病原与分类:属结节病毒科(Nodaviridae)、Betanodavirus属。
  • 基因型:SJNNV(条纹鰤)、BFNNV(牙鲆)、TPNNV(虎河豚)、RGNNV(红点石斑),其中 RGNNV 在温暖水域最常见。
  • 易感阶段:幼苗与幼鱼对 NNV 极度敏感,死亡率可达 80–100%。
  • 传播途径:垂直传播(亲鱼→后代)与水平传播(污染水体、受染鱼接触、带毒饵料)。
  • 主要损失:对石斑鱼育苗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,常见症状包括游泳失调、浮头、视网膜坏死等。

2.2 虹彩病毒(Iridovirus

  • 典型病株: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(SGIV)、红鲷虹彩病毒(RSIV)。
  • 临床表现:嗜睡、食欲不振、体色变深、鳃苍白、脾脏肿大。
  • 传播方式:主要透过受污染之水体及直接接触水平传播。
  • 死亡率:感染可导致高达 80% 的死亡。

三、常见细菌病原与抑制潜力

在石斑鱼养殖环境中,以下几种致病菌亦时有发生:

病原菌

致病性

ZnO-NPs 抑制潜力

注记

Vibrio alginolyticus

溃疡病、败血症

Zn2+亦具抑制作用

Vibrio harveyi

肠炎、皮肤病变

多篇研究证实有效

Aeromonas hydrophila

出血性疾病

体外试验显示显著抑制

Vibrio vulnificus

急性败血症

ZnO可破坏其细胞壁与 RNA


四、HYZnO N-15复合有机盐奈米粒子介绍

「HYZnO N-15」采用奈米表面改质技术,于有机盐结构上长出直径小于 6 nm 的氧化锌奈米粒子,结合了ZnO-NPs 与锌离子的双重优势。使用方法:稀释 1,000–3,750 倍于饲料中,搅拌均匀。


五、抗病毒与抗菌作用机理

5.1 ZnO-NPs 抗病毒机制

  1. 阻断结合:奈米粒子吸附病毒表面,干扰其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。
  2. 生成活性氧(ROS:在水环境中产生 ROS,破坏病毒脂质膜、蛋白质与核酸结构。
  3. 释放 Zn2+:溶解后持续提供锌离子,阻断病毒聚合酶活性。
  4. 抑菌作用:同时对VibrioAeromonas类菌株具强效抑制。

5.2 Zn2+ 抗病毒机制

  1. 聚合酶抑制:直接抑制 RNA 及 DNA 病毒的复制酶活性。
  2. 免疫调节:促进宿主干扰素与其它抗病毒因子生成,增强鱼体免疫力。
  3. 结构干扰:与病毒蛋白质结合,影响其组装与稳定性。
  4. 辅助抑菌:锌离子在水中对多种病菌同样具有良好抑制效果。

六、应用建议与结论

  1. 剂量调整:依养殖密度、水质与病原压力调整稀释倍数与使用频率。
  2. 搭配管理:配合隔离养殖与定期检测,减少抗生素使用与环境负担。
  3. 安全评估:于实际应用前,建议于小规模试验中检验鱼体健康与环境影响。

结论:HYZnO N-15复合有机盐奈米粒子透过ZnO-NPs 与 Zn2+ 双重机制,可有效抑制 NNV、虹彩病毒及多种细菌病原,结合科学管理与综合防治策略,将有助提升石斑鱼苗育成率与养殖效益。